增强防范意识 谨防虚假信息诈骗

发布时间:2011-03-14浏览次数:307

警 情 通 报

 

第〔20091    总第10

 

福建师范大学保卫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9317

 

增强防范意识  谨防虚假信息诈骗

 

近期,福州市冒充公、检、法等国家机关进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猖獗,成为影响社会稳定、破坏公共秩序的涉众型犯罪。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中发现,犯罪分子多冒充政法机关、金融调查、电信部门工作人员,利用市民保护财产安全的急切心理行骗,手段极具欺骗性,社会影响恶劣。望广大师生高度警觉,切实增强防范意识,谨防上当受骗。

虚假信息诈骗主要类型:

一、编造电话欠费信息诈骗

犯罪分子直接拨打市民固定电话,并提供核对信息电话。如回拨,对方即回复:“您的电话涉嫌用于违法犯罪,已经被某某公安机关监控,请速将款汇入XX帐户,以便对您帐户存款进行保护,否则后果自负”;或虚拟公、检、法机关电话,称用户电话因巨额欠费,已被立案。用户回拨该电话,均是公、检、法机关总机,无法详细查询。受害者往往担心受牵连而上当受骗。

二、编造虚假信息诈骗

1.中奖类:犯罪分子利用信息处理程序、手机短信群发器,向手机用户群发虚假信息,以丰厚的奖品或奖金为诱饵实施诈骗。如“本公司举行XX活动,恭喜您赢得XX大奖”,开出令人垂涎的奖品,并留下联络号码,诱人上钩。后以缴税等幌子,骗汇钱款。

2.消费类:犯罪分子诈骗短信的内容为:你在某商场消费XX元,有问题请咨询电话XX。事主一旦回复,则骗事主到ATM机上进行保护操作,乘机转走事主的存款。

3.汇款类:犯罪分子群发要求事主汇款的短信,趁事主大意,骗走事主汇款。

4.无担保贷款:犯罪分子发送诈骗短信内容为:某集团可提供低额免担保贷款,有需者请联系XX。如果事主一旦回复,则以先缴纳利息、保证金、保密费等方式,骗取事主汇款。

另外,还出现退税类、“六合彩”类、招工类等短信诈骗。

三、编造亲人受伤住院信息诈骗

谎称手机用户在外地出差、上学的亲人遇车祸住院,急需抢救,要求其立即汇款到XX医院,并提供“医院急诊室”电话、汇款帐户。

针对上述诈骗类型,提醒广大师生采取以下防范措施:

1.由于网络电话号码可以随意设置成任意号码,如果遇到此类情况,千万不要被吓唬,请及时拨打110咨询。即使事主身份信息资料被盗用,案件与事主无关的话,并不用负任何责任。

2.遇到短信类诈骗,师生不要轻信短信内容,如有问题可以查询有关单位公布的客服热线。保卫处特别提醒师生:提高警惕,不要被利益诱惑,谨防受骗。遇类似诈骗行为,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咨询,或拨打虚假信息报警平台专号10639110,即当手机用户接到违法短信时,可将此条违法短信信息转发到10639110(该转发不收费),但在转发时,要求将违法发信人的手机号码编辑后一并发送(即要求提供违法发信人手机号码)。

当前,最常用的是拨打垃圾信息举报平台“10086999”,即当手机用户接到违法短信时,可将此条违法短信信息转发到10086999(该转发不收费),但在转发时,要求将违法发信人的手机号码编辑后加“*”字键一并发送,手机用户将接到移动电信收到的回复及查处结果回复。自垃圾信息被举报始,违法发信人的手机号码即被停止使用。